【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中国科技博览
主办:中国包装总公司
ISSN:1009/914X
CN:11-4450/T
语言:中文
周期:旬刊
被引频次:22408
期刊分类:工业技术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地质矿藏科技创新的探寻者 ——记我国著名地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编者按: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华夏儿女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的问世,天文、医学、农学、算数等多领域的累累硕果,

编者按:在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华夏儿女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的问世,天文、医学、农学、算数等多领域的累累硕果,无不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人的力量,推动世界向更加文明的明天迈进,也使我国长期居于世界科技强国之列。但不幸的是,明清时期,泱泱中华在封建统治者的带领下,实施闭关锁国政策,这种行为瞬时将中国科技推向了谷底,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飘然而过。可以说,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就是科技落后。而今,当“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在新时代再次发出嘹亮的声响,“科学的春天”开始在祖国的天空上播洒阳光。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与时俱进,用自己的智慧和青春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呢!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古语曾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华夏文明对于世界科技文明史的贡献更是不言而喻。然而,美国科学家罗兰却于1883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撰文,“我时常被问及,科学与应用科学究竟何者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存在,如停止科学的进步,只留意其应用,却不过问其原理,就是纯科学。如中国人知道火药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正确探索其原理,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更多化学,甚至物理学内容。因为没有寻根问底,中国人已远远落后于世界。”此后,提出同样看法的还有英国近代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在他看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确实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但到了近现代,中国并没有产生真正的科学,即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中国学者仍然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

对此,一位中国学者提出反对意见,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这一说法不攻自破。他就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业的先行者杨慧根先生。

科技之美,源于探索

面对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自然世界,人们难以想象甚至难以通过几次实验就揭开其神秘面纱。然而,科技的发展也让我们发现,自然界物质的运动都有其规律性和相互联系,并且可以循着物质的运动轨迹去探索,这种相互联系可以通过物质的相互作用来寻找。杨慧根自进入有色金属矿藏行业以来,便致力于从矿物遴选、矿物鉴定,从地质选矿和以民用合成洗涤剂作非硫化矿物浮选药剂等研究入手,一直追寻着提高我国地质矿藏研究事业技术的方向,寻找地质矿藏的遴选规律,满足国家对相关矿藏的需求,最终凭借执着与坚韧,在矿藏事业上取得巨大突破,也成就了他一生最难忘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件大事。

杨慧根毕业于昆明有色金属工业学校,中专时期的学习便让他将对有色金属的研究定位为人生的方向,毕业后成为我国地质矿藏行业中一位执着的追求者。刚参加工作时,杨慧根发现,虽然我国矿藏丰富,但极为落后的矿物遴选技术严重阻碍了地质矿藏事业实现大跨步发展。从那时起,杨慧根就下定决心,用知识武装自己,打好这场攻坚战。可以说,在后来的科研工作中,他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到了缓解国内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工作中,进而完成了生命中的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要从1964年12月说起。那是让杨慧根终身难忘的一天,因为他送去化验钨的样品中被检测出含有钽铌。得知这一消息后,他兴奋地立即又让人送了一份锡精矿样品去进行钽铌含量的化验,而这次的结果更让他一夜无眠%的锡精矿含氧化钽、3.1%的氧化铌,这两个数据是他无法入眠的根源,因为这个数据标志着一个富钽的钽铌矿床的发现。基于此,在某锡矿选矿试验报告中,杨慧根首次指出该锡矿矿床中并非只单纯地含有锡矿,其实这是一个锡钽铌矿床,其中含有大量锡石和钽铌矿物等工业价值较高的矿物。报告还指出,钽铌的矿物形态主要是钽铁矿,同时选出了钽铌精矿。在今天看来,这种矿床的探明非常简单,但在那个年代却是非常艰难的。更重要的是,这一发现不仅让该矿床中含量丰富的钽资源得到了及时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满足了国家当时对钽资源的急切需求。

第二件大事发生在1968年。据杨慧根介绍,作为一种重稀土的磷酸盐矿物,磷钇矿的记载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我国出版的《矿物学》中。而当时专家认为其含量稀少,开发价值不高,因此,在1968年以前,关于磷钇矿的生产和销售在我国没有涉及。直到1968年,善于发现的杨慧根像往常一样从存放样品的地方走过,不经意发现某盆样品中独居石很多,但通过化验发现,实际独居石却很少。那么,这些类似独居石的石头到底含有哪些物质呢?这让本就注重细节的他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随后,他将样品先后送去化验,并经过光谱分析和矿物鉴定,最终得到的结果令人兴奋,而他却常说自己是“误打误撞”地选出了磷钇矿精矿。直到今天,他还经常感慨地说:“我们差点丢掉一个新产品”。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网址: http://www.zgkjbl.cn/qikandaodu/2020/0928/454.html


上一篇:中国企业开始增加基础研究投入
下一篇:化“危”为“机”的三情六式公关法则